广西大学2023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东盟区域与国别经济二级学科现有较多学术型硕士调剂名额,欢迎大家推荐优秀人才报考。
该学科方向研究生将依托教育部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东盟研究院开展面向东盟领域开放合作的应用经济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将为学生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并优先安排学生参加协同中心相关科研项目。
优先欢迎第一志愿报考应用经济学,本科专业背景为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调剂考生申请调剂到广西大学应用经济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经济”专业方向,学成毕业后获得广西大学应用经济学毕业证书和广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优秀学生将获得硕博连读资格,或推荐到协同创新中心其他成员单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协同创新中心简介及主要导师分见附件一、附件二)
附件一: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导,联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由广西大学牵头,协同国内外重点高校、重要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中心以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目标,致力于发展中国-东盟领域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重大问题的合作与创新研究,培养“东盟通”特殊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
图1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历史时间轴
为加强对中国-东盟区域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政策咨询和人才支持,中心于2015年3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轮组建签约,于2019年9月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轮组建签约后的中心由28个单位构成。主要包括牵头单位广西大学,核心单位10家(云南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风险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支撑单位6家(外交部亚洲司、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商务部亚洲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成员单位11家(南京大学商学院、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安邦咨询公司、东中西区域改革和发展研究院、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
图2 协同中心架构图
中心依据《理事会章程》要求,围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间“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建设目标,秉承“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理事会领导,学术委员会对学术问题把关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目前,中心共有49支共350多人的研究团队,分别由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担任主要负责人,分布在10个协同创新平台中。目前,中心已产出了200多项应用成果和900多项高水平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政府制定有关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做出了贡献。
中心的建设,以国家和东盟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中的重大协同创新研究任务为牵引,以服务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实践和理论创新重大需要为宗旨,提升科研、学科、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优化国际问题研究全方位创新环境,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体制创新于一体,世界一流的区域发展理论创新高地、政策咨询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使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
中心主要建设载体有:广西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东盟研究院、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
图3.4 大数据研究院内部参观实景图
图5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图6 2019年11月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平台)
图7 大数据人才基地
图8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研究创新团队
图9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创新团队
附件二:广西大学2023年应用经济学-东盟区域与国别经济专业研究生导师简介
导师1:范祚军,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大学副校长、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国务院货币政策委员会问卷调查专家,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香港特区政府海上丝绸之路协会顾问专家,“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
目前已有9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其中9篇创新性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权威转载,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多篇政策建议或入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外交政策咨询专报》、《教育部简报》等中央部委内参和要报,或获得党和国家、自治区政府领导人的批示。范祚军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乃至东盟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了对外合作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的决策咨询发挥了智囊和参谋的作用。
导师2:王玉主,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区域合作项目首席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区域合作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国亚太学会秘书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咨询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王玉主教授一直以来致力于亚太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东盟问题、中国—东盟关系、“一带一路”等相关问题研究。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要项目,连续多年承担总理倡议项目(获亚洲区域合作专项基金资助),主办“10+3互联互通国际研讨会”,以及国家扶贫中心项目、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项目、外交部委托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目前已有近6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亚太》、《南洋问题研究》等政治学与经济学权威期刊上,其中CSSCI论文25篇,8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多项,其中特等奖1项,多篇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获得党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和批示。
导师3:霍林,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西首批高层次人才(C层次),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卓越学者,广西统一战线百名专家服务团副团长。研究方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经济学。
自2010年以来,作为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综合调查数据库建设](16ZDA092)(结题为优秀;经过科技部查新,取得两项全球唯一的科研成果;结题意见:填补了我国对中南半岛研究空白);作为卓越学者,主持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数字东盟云大数据挖掘与安全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已结题);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排名第3);主持工信委项目1项;在全球顶刊发表论文4篇(影响因子超过10),在SCI一区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EI收录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数据挖掘、信息安全领域论文30余篇,均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5项发明专利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均排名第1);获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第1);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活动,取得国家银奖(进入了金奖复活赛)。在2005至2010年之间,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厅级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9项(其中5项为项目负责人),获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06年南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06年广西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基于密文的全通网络信息系统]获2009年南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合维廉租住房管理信息系统]2009年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导师4:唐文琳,男,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西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之一。广西大学金融学学科带头人;广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广西东南亚研究会副理事长;广西金融学会理事;2002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人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八桂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8年入选第一批广西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区域金融、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问题研究,出版专著、合著19部,参编教材2部,再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
导师5:张杰,女,副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环境管理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人计划”人选,中国知网翻译专家,Elsevier国际期刊审稿专家,年均为Elsevier国际期刊,如SCI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SCI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等匿名审稿十来篇。主攻环境经济和区域规划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与经济的耦合与解耦合,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道路,金融和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东盟国家和RCEP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环境决策实施与治理理论,战略环境评价,区域发展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公共政策实施与评价,科学与政策的交互响应等研究。迄今,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6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部、厅、省级纵向科研项目4项)。近年共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1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SSCI一区论文4篇,影响因子在4.8以上;北大核心期刊1篇)。先后荣获广西大学2018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广西大学2022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导师类)”称号。
导师6:金丹,女,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6月从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工作,任越南研究所研究助理,2013年获副研究员职称,2015年3月任越南研究所所长,2015年3月开始任越南研究所所长,2016.11—2017.11赴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访学1年,2020.1—2021.1赴香港大学法学院法律经济学研究所访学1年。广西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中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区域经济。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各1项。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在《亚太经济》、《国际贸易》、《经济问题探索》、《河北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软科学》、《学术探索》、《环球人物》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国家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独著1部。科研成果获第十三次(2014年)广西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独著,论文)、第十四次(2016年)广西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独著,著作)。
导师7:缪慧星,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助理、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院长,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菲律宾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中国—东盟财税问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税务研究》、《财政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合著1部,译著2部。